當前位置: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劍來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那麼些師徒們

《劍來》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那麼些師徒們

該不會是?

與那阿良,莫非在劍氣長城,有些不為人知的故事?

陸沉轉頭朝那水邊的年揮揮手,戲謔道:“貧道又不是什麼容華絕代的人,年郎作甚呆頭鵝。”

賀秋聲呆呆離開,有些魂不守舍。

年驀然興高采烈起來,快步登山,要去跟師姐說一說,自己方才遇見了白玉京掌教陸沉,還跟這位十四境大修士聊了不閑天,陸掌教還親口說自己以后出息大呢……

當年的劍氣長城,太象街齊氏家族的家主齊廷濟,常年獨自待在城頭煉劍的吳承霈,擁有一座劍仙私宅的孫巨源,再加上有個大劍仙兄長罩著的米裕,他們四個,都是劍氣長城公認的男子。

起先某人想要拉上董三更,說憑咱哥倆的相貌,都不能占據一席之地?董老哥你掉齊廷濟,老弟我讓米大劍仙滾蛋,這個排名,豈不更加名副其實?

約莫是董老兒覺得臉不配位,沒好意思答應。某人還是不死心,后來就又去找了老聾兒,商議此事。

老聾兒確實爽快,說這算什麼,沒啥問題,只要阿良兄弟你高興,只管把話放出去就是了。

這一下子,反而到某人在心里邊打鼓了,橫看豎看老聾兒的相貌,拍了拍老人的腦袋,說還是算了吧,免得連累老哥一大把年紀了,還攤上罵名。

就是這麼一號混不吝人,竟然也有難得承認自己相貌稱不上英俊的時候。

是在陸芝那邊,撂下一句肺腑之言。

我也不英俊,你也不漂亮,陸芝姐姐,你自己說說看,我們倆登對不登對?

結果陸芝都沒開口說話,只是一個作,就讓那人悲憤離去,下了城頭,去城找兄弟們喝酒了。

原來當時只是出手,擱放在頭頂,然后橫移手掌到那人頭上空中,結果陸芝的手掌,離著那顆腦袋,還有不小距離。

Advertisement

這還是那廝悄悄踮起腳尖了。

在那之后,沒過多久,劍氣長城的舊五絕之一,其中就有了陸芝的傾國傾城。

陸芝懶得搭理這話閑話。

反正只要別被當面聽到,你們只管在酒桌上隨便嚼舌頭。

好像那間小酒鋪墻上的無事牌里邊,好像也有幾塊無事牌的文字容,與有關。

陸芝同樣沒理會。

劍氣長城的本土劍修。

其實在陸芝這個外鄉劍修眼中,他們很多人,臉皮太薄,心腸太,膽子太小。

有太多該早早與誰說出口的話,都來不及說。

除非喝酒。

陸芝知道五彩天下的飛升城里邊,那間酒鋪還在,桌子凳子,酒碗都照舊。

察覺到陸芝細微的心境變化,沒去探究的心事,于禮不合嘛。

但是陸芝那種緒的起伏,就像那條瀑布潭水的場景,陸掌教的道行就擺在那邊,閉上眼睛都瞧得見。

陸沉輕輕嘆息一聲。

難怪陸芝在劍氣長城那麼有人緣,除了戰場殺妖從不手,更因為是真心將那邊當家鄉的。

陸芝說道:“除了都姓陸,唯一相同的地方,就是我們都習慣把異鄉當做家鄉?”

陸沉笑道:“你是如此,我其實還好,異鄉是心鄉,休歇,可故鄉始終是故鄉,長長久久,心神往之的地方,哪怕再過七千年,想必萬年過后還是如此。陸芝,你要是不信,不妨七千年后,再有當面此問,我肯定還會這麼個答案。”

陸芝說道:“一個道士,我我我的,不自稱貧道?”

陸沉說道:“也看人。”

就像在浩然天下,至圣先師府,亞圣府在,這些個家族的圣人后裔,到底份尊貴,所以是不太適合說“免貴”二字的。

至于青冥天下,雖說三位掌教并無子嗣,但是寇、余和陸三姓的道和老百姓,作自我介紹的時候,也都不說免貴一語。

Advertisement

比如阿良,就不宜見人就說一句“免貴姓孟”。

阿良的真名,姓孟名梁。

不管是楣謂之梁,棟梁的那個梁,還是水闊者必木與木相接,水橋謂之粱。

亞圣對這個兒子,是這個取名,顯而易見,都是寄予厚的。

但是與此同時,亞圣給這個兒子取的字,卻是“不炗”,炗這個字,相對生僻,古文同“”,但是按照小學訓詁解義,炗從廿火,廿,古疾字,意速也,合在一起,即是寓意火速則明盛大也。那麼姓孟名粱字“不炗”,就有一種希兒子大、更甚至是干脆一輩子韜晦不明都無妨的意思了。

因為是亞圣,所以希自己的兒子將來能夠挑起重擔,為那文廟的橫梁一般。

為人父者,卻又希兒子這輩子無災無難,一生安穩,將來若無出息,便無出息好了,不用太過想著如何耀門楣。

至于阿良為何行走江湖的時候,喜歡自稱一句“我阿良,善良的良”。

想必一來“良”字與“梁”諧音,再者亞圣的學問祇之一,就在“本善”。

那麼阿良當年在劍氣長城的城頭之上,為何刻字“猛”,就更好解釋了。

陸沉笑問道:“看樣子,鄭城主來過龍象劍宗了?”

陸芝瞬間神凌厲。

陸沉笑道:“別張,天不怕地不怕,與誰為敵,都莫要與鄭先生啟釁。”

除非迫不得已。

陸沉說道:“我只是方才瞧見了吳曼妍上的那件‘青曈’法袍,眼,分明是用上了金翠城的編織手段。再加上我聽說鄭城主帶回了整座金翠城,就半點不難猜了。”

陸芝點點頭。

“青曈”是一件半仙兵品秩的法袍,只是在蠻荒天下,當初陸芝出劍太狠,修繕起來需要耗費不力和力。吳曼妍是十八劍子當中公認資質最好的一個,陸芝就隨手送給了小姑娘。本來陸芝還頭疼怎麼幫著修補法袍,不曾想剛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過來,就如陸沉所料,先前鄭居中返回中土白帝城,順路經過南婆娑洲,確實來過一趟龍象劍宗,他邊還帶著一個名氣不小的蠻荒修,金翠城道號“鴛湖”的城主清嘉,仙人境。

Advertisement

鄭居中讓出手幫忙修繕法袍“青曈”,自然是手到擒來的小事,還幫著法袍給錦上添花了,給“青曈”增添了不門道。

陸沉玩味道:“不知道這位擁有‘水煉’、‘蕉葉’在一大堆法袍的鴛湖道友,以后見著了小陌先生,是怎麼個有趣景。”

按照輩分和道脈,小陌能算是的半個祖師爺?

小陌作為道齡極長的遠古大妖,除了劍修份之外,還擅長編織法袍,在以一皓彩明月作為道場長眠之前,曾經留下了六道脈,結果萬年之后,只剩下其中一脈,還能夠勉強維持著香火。倒是墻里開花墻外香,金翠城兼并了其中一條道脈,將以煉制法袍見長的這一脈給發揚大了。

只不過在蠻荒天下,都不認這類道脈傳承就是了。

但是有意思的地方來了,如果沒有跟隨陳平安去往浩然天下,相信只要小陌再度現蠻荒大地,金翠城那邊,不認也得認。

說不定金翠城還要興高采烈,終于有了個可以依賴的天大靠山。

陸芝難得主提問,“那個小陌,怎麼跑去落魄山了。”

陸沉笑道:“是小陌先生與誰有過什麼約定,他最后用了一種遠古神通,主剝離出去了兇和戾氣,所以才會顯得格外友善,不能算是假的,也不能說是裝的。否則以萬年之前的那些履歷和戰績來看,假如道心完整的小陌先生重返蠻荒,脾氣好不到哪里去,只說他僅剩一條道脈的所有敵人,怎麼都得往上回溯個幾千年,有一個算一個,都要被小陌問劍一場。”

陸芝說道:“好像撐死了也是一位飛升境劍修。”

陸沉搖頭笑道:“是飛升境巔峰劍修,問題是還得再加上一位飛升境圓滿劍修的白景啊,他們兩個如果并肩作戰,還能誠合作,可不就是無敵手了。”

Advertisement

陸芝想了想,疑道:“白景?”

陸沉笑道:“賊能打,跟你一樣,是位子劍修,在那無法無天的遠古歲月,就是出了名的見誰都不虛。舉個例子,你把視為一個份的董老劍仙好了。”

如果說白澤重返蠻荒,就立即喚醒這撥遠古大妖,是一種能夠讓蠻荒天下紙面戰力暴漲的被迫舉

那麼還有一層更深的用意。

白澤同樣是被迫,不得不與周的一樁謀劃作配合,參與者,或者說執行者,正是大妖初升。

相信蠻荒天下的南部地界,這些年已經莫名其妙消失許多不服管、或者是不愿參戰的上五境修士了。

吃掉它們的,可能是一小撮百年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妖族修士,暗中大開殺戒,管飽。

而這撥年輕修士在吃飽過后,估計周會給他們每人都安排好一位傳道人,陸沉猜測最終結果,在某個節點上,要麼是他們吃掉各自的傳道人,要麼是傳道人吃掉他們。

陸沉晃了晃袖子,“不談這些與你我無甚關系的天邊事……”

陸芝說道:“終于聊完了?什麼時候走?”

陸沉吃癟不已,趕忙找個話頭,踮起腳尖,長脖子,看了眼山下一道場府邸連綿的建筑群,贊嘆道:“依山傍海,一宗氣象,蒸蒸日上,可喜可賀。”

外行看熱鬧,行看門道,一看咱們齊宗主就是個有潔癖的,有強烈的掌控

城府深的齊廷濟,與陸芝相得融洽,只因為純粹。大概能算是一種格互補吧。

所以齊廷濟與陳平安,雙方心思都太重,是注定尿不到一個壺里去的了,不會為那種名副其實的道友,其實也沒什麼,條條大道登山頂,無非我行我素,各行其是。

陸沉轉移視線,瞧見了一片梅樹海的絢爛景,全是白梅花。

風景極了,啊,瞧著就像一大坨白云,慵懶趴窩不了。

最早,春幡齋劍仙邵云巖,跟梅花園子的酡夫人,都只是龍象劍宗的客卿,外出一趟,等到返回劍宗,就都換了份,一個職掌財庫、管錢百年,一個從客卿變作供奉。

想來那些樹齡都不長的梅樹,便是那位酡夫人手植。

“既然這位梅藪道友,如今都敢公然自號梅花主人了,不是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。”

陸沉點點頭,抬手抖了抖袖子,掐手算卦狀,“忽然一夜清香發,散作乾坤萬里春。”

陸芝難得有些笑意,“反正是抄書,多說幾句?”

今天陸沉多說一句吉語,甭管是不是書上與古人借來的,對酡夫人來說,都是不小的道緣和福運。

陸沉故作掀髯狀,笑道:“好話不用多,有這兩吉慶言語,大概足夠酡夫人順利破境,躋仙人了。”

哦,貧道忘記自己沒胡子了。

回了白玉京,貧道就開始蓄須,滿臉絡腮胡就好,顯得不那麼臉上無辦事不牢,出門在外總被人當騙子。

陸沉咦了一聲,“新面孔?”

在浩然天下,每一位上五境劍仙,哪怕是散修,都很難名氣不大。

原來龍象劍宗來了三位老劍修,如今他們已是記名客卿。山中各有私宅,都是玉璞境劍仙。

其中有一雙道,男子是劍氣長城的本土劍修,子卻是蠻荒出。豈不是就跟做生意一樣,買一送一?

另外一個,是個形容枯槁的大髯老者,看來曾是仙人境,跌境了,如今還在養傷,得靠靈丹妙藥吊著命。

陸芝說道:“之后可能陸陸續續還會有幾個新面孔,但是不一定選擇這邊落腳。”

這撥遠離家鄉劍氣長城、輒千百年的劍仙,各自藏在蠻荒天下各地多年,如今齊廷濟聯系上的,為數不

其中多數劍修,都曾是與愁苗、董不得一般的份,常去蠻荒巡狩。也有些劍仙,離鄉之時,境界并不高,多是金丹、元嬰境界。既是負任務,需要潛行蠻荒,最好在那邊扎。猶有一些心傲氣高的劍修,可能是想要模仿和追隨董三更當初的那趟遠游。很多劍修去了,就再沒能回來。

猜你喜歡

分享

複製如下連結,分享給好友、附近的人、Facebook的朋友吧!
複製鏈接

問題反饋

反饋類型
正在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