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劍來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假無敵真無敵

《劍來》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假無敵真無敵

四人剛好各坐一方。

尹仙幾個,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個高大道士。

師尊不道破份,就沒誰敢去問詢和探究。

最普通的棉布道袍,恐怕就連最籍籍無名的小道觀,里邊那些尚未授箓的所謂常住道人,都穿得起。

高孤淡然道:“舊注虛觀道士,化名錐,道號‘白骨’。”

三位嫡傳弟子頓時悚然,心弦繃起來。

雖說這屆青冥天下候補十人的人數,確實有點多,但是沒有誰覺得任何一位登榜道士,分量不夠。

事實上本次的許多候補,在歷史上都曾躋正榜十人,或者說公認有實力選,只因為各種原因不曾登評而已。

而這次榜單上唯一一個只有道號而無本名的候補,就是白骨真人。

最玩味的,就是整座青冥天下,甚至所有天下,山上都知道這位白骨真人,就是那位白玉京陸掌教的五夢之一!

高孤開門見山問道:“錐,你覺得他們三個,誰適合當下任山主?”

錐神自若道:“山主?不是華宮的宮主?”

高孤說道:“是山長。”

“如果只是當個地肺山的山主,南墻相對合適。”

錐便直截了當說道:“高拂資質足夠,其實要比南墻更好些,但是很可惜,高拂的道心太過孱弱,經不起一點風吹草,落在姓陸的手上,稍微試探一番,就道心崩碎了,或是到歲除宮那個姓吳的,更可憐,恐怕連自己是誰都弄不清楚了。”

尹仙小心翼翼看了眼師尊,外人這麼說小師弟,真沒事嗎?

冠南墻聽到那位充滿傳奇彩的白骨真人,竟然“舉薦”自己擔任山主,道心起伏不大,只是好奇一事,這個化名“錐”的家伙,可別是想與自己結為道吧?否則一個玉璞境,來當地肺山的山主?虧你想得出來!

Advertisement

“至于尹仙,年紀太大,境界太低,除了尊師重道,最在我看來,一無是。”

尹仙松了口氣,錐調轉矛頭,說自己幾句難聽話,老天君倒是全然無所謂。

不曾想那個錐又開始貶低小師弟了。

“高拂修道如此不堪,得怪你這個師父當得太不稱職,總是心不在焉,不愿對他悉心雕琢,板子打得了,高拂只是聽說和見過外邊的風雨,年輕氣盛,眼高于頂,百年修行,太過順遂了,旁人對他捧臭腳的又多,忘乎所以,其實年紀不大,就已經滿腐朽氣,跟塊臭豆腐似的,天不是覺得白玉京張風海就那樣,就是覺得劍氣長城的陳未必名副其實,不知天高地厚,真遇到這兩個,再結了仇,沒了作為高孤關門弟子的份庇護,在外邊狹路相逢,哪怕跟他們境界相當,高拂還是怎麼死都不知道,若是能活著返回山中,我可以給高拂磕幾個響頭,道個歉,以后他走出門,我可以趴在地上,拿雙手給他鋪路,靴子沾了丁點兒灰塵,就算我道歉的誠意不夠。”

“太平盛世里邊,沒什麼,只需躲在山中安穩修行,占據一座天作道場,得個飛升境了,再出去吃虧,也不算太容易死翹翹。可一旦世到來,他來當山長,被人一掌打死還好說,就怕連累整座地肺山和華宮,都變一頁老黃歷。”

“高孤,我就納悶了,你是怎麼想的,你就這麼總喜歡拿他跟另外某個弟子作對比,一個大活人,怎麼跟死人比?”

錐說到這里,笑道:“我說完了,可以回去看書了吧。”

至于那個被錐說得比師兄尹仙更一無是的高拂,并沒有生氣,只是面朝山外那邊,滿臉委屈。

Advertisement

是啊。

他又不是傻子,豈會不知錐說師父的那份心不在焉,千真萬確,師父就是喜歡拿他跟那個死了的小師兄比,從自己上山修道第一天起,一開始就是這樣了。

所以很多的小錯,其實是高拂故意的,他就是想要跟師父多說幾句話,哪怕挨幾句罵也好,但又不至于讓師父對他到失

錐剛要站起

高孤說道:“那就讓高拂當山主好了。”

錐氣笑道:“好個高孤,你既然心中早有定論,浪費我口水麼?”

高孤笑道:“一個外人的指手畫腳,聽聽就好了。”

錐站起,朝那高孤豎起大拇指,“姓高的,以后再想讓老子放個屁,就算我錐是傻子。”

高孤微笑道:“山主人選,已經有了。華宮的新任宮主,宮主,你就不坐下多聊幾句?”

錐死死盯住那個高孤,確定對方不是在開玩笑之后,一屁重新落座,輕聲問道:“何至于此?”

高孤站起,“你們三人繼續聊著,我還有事。尹仙,隨我下山,邊走邊聊。”

尹仙眼眶通紅,站起,打了個稽首,“弟子謹遵師尊法旨。”

師徒兩個,一起走下祖峰。

尹仙聲道:“師尊,都怪弟子愚鈍,時至今日,還是未能證道飛升。”

高孤淡然道:“道士只談境界高低,沒什麼意思。這麼多年來,地肺山里里外外,都是你在打點,不對的地方也有,做得好的事更多,有你這麼個弟子,是為師的福分。”

尹仙寧肯聽不見這些暖心的言語,哪怕晚幾十幾百年也好啊,最好是他尹仙這輩子都聽不見這種話,哪怕弟子都不在了,師父還在。

高孤笑了笑,手輕拍邊弟子的胳膊幾下,“為師就是這麼個冷臉冷話的拗子,喜歡跟自己跟外人犯別扭,你們這些當弟子的,就只能多擔待些了。”

Advertisement

尹仙霎時間老淚縱橫,難自,竟是舉步維艱,剛要想要穩住道心,強打神,陪著師父下山去。

不曾想高孤拍了拍弟子的肩膀,然后率先坐在臺階上,微笑道:“尹仙,陪師父一起看看舊風景。”

高孤輕拍膝蓋,抬頭微笑道:“人難得,良劍不終朽于匣。眼大如天,月黑風高夜,掩鼻人間臭腐場。”

“尹仙,你們千萬別讓這座地肺山,淪為這般只會令路人掩鼻的田地。修道的心氣,得道的仙氣,當然得有,俠氣,熱肚腸,同樣不可缺,肯去山外的爛泥潭里邊打幾個滾兒的俗氣和膽氣,你們要多珍惜這樣的傻子,好好護道,讓這撥華宮道士的境界更高些,再高些。”

地肺山是一公認的絕佳道場,既是七十二福地之首,又擁有一座躋三十六小天之一的第六天。

山外靈氣匯聚云海滾滾,一收一放,如人呼吸,不過吞吐的,并無清濁之別,皆是天地間粹的靈氣和道氣。

浩然龍虎山天師府,與青冥地肺山華宮齊名。

同樣是各自天下獨一份的高真輩出,羽流云集。

地肺山中宮觀殿閣、樓臺法壇、茅庵道院、丹井橋梁各種大小建筑,僅是記錄在冊的,就多達八百余,號稱屋舍總計九千九百九十九間。

每逢廟會期間,來此祈福消災和燒香還愿的善男信,多達數十萬人。

現任地肺山的山主兼華宮的宮主,正是青冥天下十人之一,道號“巨岳”的高孤。

其實地肺山歷史上,曾經出現過喧賓奪主的事,曾有道觀,力宮一頭,搶去山主頭銜。

是等到高孤接任宮主,才重新替自家道脈奪回山主稱號。

今日地肺山地界,開了一道大門,步其中,便是另外一座地肺山。

Advertisement

是高孤施展大神通,心相所化小天地,足可以假真。

大門之的這座天福地,就像山中數萬道都已遷徙一空,除了山中各座宮觀的祖師堂并不存在,其余建筑、景象,甚至是流轉有序的天地靈氣,都與真相無異。修道之人若是在此煉氣,都是有真實效果的,但是只要走出大門了,就會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,一一毫的靈氣,都會一一歸還高孤。

地肺山之外的練氣士,在今天紛紛過門登山,浩浩,魚貫而略估算,得有數千人之多。

上山之前,門口會有華宮道,給每位外人分發一顆丹藥,當然可以不收,但是不論份和境界,幾乎所有遠道而來的道都會默然收下丹藥,再打了個稽首,作為對華宮的致謝和還禮。

地肺山華宮自初代祖師開山立派以來,就訂立一條祖師堂規矩,后世歷代山主,都需要每甲子舉辦一場道會,修士不拘份,只要不是那種窮兇極惡之輩,都可以來地肺山聽取華宮宮主的傳道。

與此同時,每一位進地肺山地界的外界練氣士,都可以無償獲得一枚華制的珍稀丹藥。

故而歷史上的青冥十四州,許多練氣士,尤其是境界不高的山澤野修和小國道,絕大部分,純粹就是為了那顆對他們來說堪稱價值連城的丹藥,專程趕來地肺山。與此同時,也不乏資質不俗、只是欠缺了一樁仙緣的道,在地肺山聆聽華宮宮主傳道之后,修行路上渡過難關,打破瓶頸,勢如破竹,勇猛進。

等到傳到高孤手上,道會規模擴大,且有了分類,為下五境、中五境和上五境練氣士,每甲子各有一次道會。

所以六十年之,高孤每隔二十年,就會親自住持一場道會。但是最出奇之,在于高孤的傳道之法,有不近人的嫌疑。

因為高孤每次為下五境練氣士傳授道法,卻只講中五境的修行訣竅,為中五境練氣士傳道,卻是說上五境的修行風,等到為上五境練氣士“授業解”,就轉去說下五境的修道關鍵。在高孤為地肺山主人的初期,就因為這麼不著調,給華宮招來非議無數,但是久而久之,

加上每一場道會,都會贈送不同品秩的獨門制靈丹,

所以即便所傳道法是虛,于己修行一無是,可丹藥卻是實實在在的,哪怕自己用不著,轉去折算賣錢,或是贈送給晚輩,都無妨。

虧得高孤是青冥天下公認的煉丹第一人,否則是這筆丹藥損耗,恐怕除了那座白玉京,任何一座頂尖宗門都折騰不起。

當高孤坐在臺階上的時候,

其實猶有一副高孤,就站在萬卷樓的頂樓廊道,與另外一個白骨真人憑欄而立。

因為已是十四境,所以這些年來,高孤偶爾外出,都不是神俱全的真

高孤說道:“亞圣曾有一句夫子自道,吾善養浩然氣。所以那個劍客阿良,才能改善出一種劍氣十八停。”

亞圣曾經游歷青冥天下多年,最后從這邊帶走了那個元雱。

白骨真人點頭道:“單論煉氣一道,亞圣是最頂尖的高手,而且就算公開了,儒生之外,修士境界越高越學不到。不知道那個阿良是怎麼做到的,讓劍修都能學。”

白骨真人好奇問道:“你的合道之法,不是靠煉丹吧?”

高孤說道:“也算,也不算。”

白骨真人輕輕跺腳,疑道:“不會真是煉化了這個吧?”

高孤道號“巨岳”。

青冥天下,山運遠遠多于水運。

以地肺山作為一條祖龍山脈,煉化地肺山以及隨之蔓延出去的眾多支脈。

高孤笑道:“真要鬧出這麼大的靜,白玉京會聽之任之?”

白骨真人見他不愿多說,就不再多問。

畢竟十四境修士的合道之路,外界知道得越越好。

高孤問道:“如果你要斷絕陸沉的合道十五境之路,自己能夠為自己,再無半點后顧之憂,你會怎麼做?”

白骨真人欄桿,沉默片刻,緩緩道:“依葫蘆畫瓢,學蠻荒天下那邊的老大劍仙和老瞎子,在閏月峰躋十四境,依靠武夫辛苦,得到一份可以不講理的大道庇護,穩步穩固境界,不斷道化周邊天地,了氣候,形尾大不掉之局面,如人臉面,多出一塊疤痕。各大宗門,在青冥十四州境紛紛揭竿而起,不斷離道譜牒,自立門戶,與白玉京徹底劃清界線,憑此……

猜你喜歡

分享

複製如下連結,分享給好友、附近的人、Facebook的朋友吧!
複製鏈接

問題反饋

反饋類型
正在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