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劍來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那窩螞蟻皆同姓

《劍來》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那窩螞蟻皆同姓

陳平安笑道:“跟你一個武學宗師聊這個,好像是有點強人所難了。”

人口稠的一國首善之地,大雪時節,鳥雀難覓,橋下流水結冰,頭頂短日冷

沉默片刻,陳平安說道:“想要好人有好報,必須惡人有惡報。沈刻,你覺得是不是這個理兒?”

不等沈刻言語,從這一刻起,整座京城所有人,全部都變了沈刻的面容。

惡人自有惡人磨。

前后惡人同一人。

沈刻轉頭去,那位青仙人已經走下橋,轉頭與沈刻對視,笑道:“若說武學是殺人技,你不是喜歡殺人嗎?這滿城螻蟻,二十余萬,練氣士境界不高,至多就是下五境,你可以殺個夠了,殺到你手筋、殺到你吐為止。唯一的麻煩,就是那些玉宣國披甲武卒,他們可能會有武藝傍,最后提醒一句,沈老哥記得多找幾把趁手兵作一定要快,兵不必多鋒銳,但是一定要牢固。等到殺盡之時,大概就是你困之日,大概。”

對方言語之間,沈刻驚駭發現整座京城如被折疊紙張一般,最終京城地面變了一個圓球,城,沿著街巷,四面八方蜂擁而來,人如蝗群,涌向沈刻,似有不共戴天之仇。圓球之,分不清鵝大雪到底是從天而飄落,而是從地而浮起了。

大雪中,不復見劍仙蹤跡,唯有似誦唱似歌的嗓音,隨雪飄搖。

如得一位道高真在輕輕搖晃一枚風吹鈴子。

從此行樂,高臥加餐,作飲中仙,聽天籟,四時皆清佳,愁能奈我何?愁字這廝膽敢叩關犯境,來即殺退。

杏花巷馬氏祖宅堂屋,眼前這一幕,讓柳看得眼皮子直打

飾比誥命夫人還要雍容華貴的婦人,雙手使勁攥住白綾,在那兒不停謾罵,毒咒,男人只是苦苦求饒。

Advertisement

秦箏繃直雙,以腳尖點地,馬巖脖頸已經被勒出一圈鮮紅印痕。

結果那位陳劍仙讓柳別干站著了,去撬開那對夫婦站立位置的地磚,免得一個吊著一個站著,憑此流休歇換氣。

老嫗不敢不照辦,只得聽命行事,在夫婦腳下取走青磚,再挖了兩個小坑,坑不大,但是不淺。

陳平安說再挖,但是可以慢慢來。

老嫗便繼續挖坑如掘墓。

陳平安斜靠在房門那邊,隨口問道:“告訴馬氏如何積攢德,在城隍廟那邊蒙混過關,是鬼姜桂的意思,還是那個提糞桶老人的指點?”

老嫗蹲在地上繼續忙碌,老老實實回答道:“回劍仙的話,我試探過幾次這位馬府學塾夫子的學問深淺,姜桂雖是鬼,學問也算駁雜,但是限于眼界履歷和修為境界,卻教不會馬氏這等事,我猜還是那個種昶的手段,馬府供奉當中,就數這老兒,我看不真切。”

只是柳打死都不敢詢問一句,馬氏夫婦就在這里……吊著,直接盤問他們不是更好?

老嫗百思不得其解,這位陳劍仙不是讀書人嗎?怎的如此用心險惡,手段歹毒。

只是老嫗很快就強迫讓自己打散這些不該有的念頭,事已至此,自己能不能活下來,還兩說呢。

以前只是覺得一座馬府,烏煙瘴氣,比較臟,哪里想得到其實是這般兇險,危機四伏?

馬氏夫婦自認蔽的三封飛劍傳信,分別寄給玉宣國薛氏皇帝,京師城隍廟武判,鹿角山的山神府糾察司。

老嫗柳也確實有明、暗兩手準備,只可惜都被那位陳劍仙給攔截下來了,就當著的面,拿出六封信。

陳平安坐在畫案那邊,悠悠然研磨提筆,幫忙圈畫朱批,斟字酌句,推敲容,最終重新書寫了三封書信。

Advertisement

傳說得道仙人,神通廣大,一手袖里乾坤,能夠包羅萬象。

但是如此一來,欽天監和京師城隍很快就會發現永嘉縣馬府這邊的異象。

所以老嫗至今還想不出,陳平安到底是如何隔絕天地的。

陳平安笑道:“看不懂刷馬桶當雜役的種昶,你就看得懂當廚娘的于磬了?”

老嫗疑道:“陳劍仙是說那個燒得一手好私房菜的狐子婦人?”

陳平安說道:“只有才是馬苦玄親自邀請過來的家族供奉,你們幾個都算不上什麼主心骨,湊數的。”

老嫗試探問道:“敢問陳劍仙,那婦人于磬,莫非是位飛升境?”

如果不是一位飛升境,攔阻陳平安復仇,貌似本不夠看吧。

“你還真敢想。”

陳平安搖頭笑道:“于磬跟你一樣是元嬰境。二十多年前的寶瓶洲元嬰境,明面上才幾人?又不是什麼小魚小蝦,可能放個屁都可以掀起大風大浪了。”

柳挖坑如鑿井,深度足夠了,老嫗用眼角余打量著對面的婦人,當下局面,是一個死結,殘忍之,不在死人而已,而是這雙夫婦,注定必須先死一人。

當然可以是馬巖或是秦箏主赴死,早死與晚死之人,攜手共赴黃泉,鬼門關外見了面,相互間并無怨懟心,夫妻一場,好歹算是同富貴共患難一場。

只是還有一種況就比較糟心了,一人勒死另外一人,如此一來,黃泉路上,是恨那個罪魁禍首的陳平安更多,還是夫妻之間怨恨對方更多一些,就難說了。

馬巖一發狠,畢竟是男子,沉重,且氣力更足,雙腳踩在坑,然后開始拉拽梁上白綾往自己這邊,將那婦人高高提起。

秦箏被一點一點吊起,雙腳離地,婦人嗚咽細微,眼眶通紅,手上掙扎的作,與聲響一并漸漸弱去,最終徹底沒了聲響。

Advertisement

陳平安對此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

婦人的那顆腦袋即將及了那無形的“橫梁”,就這麼淪為吊死鬼。

馬巖站在“井中”,兩只手死死拽著那條白綾,他只出一顆腦袋,雙腳在井底踮起腳尖。

老嫗輕聲問道:“陳劍仙,老再往下挖兩三尺?”

陳平安雙手籠袖,斜靠堂屋大門那邊,安安靜靜,抬頭看著婦人的死狀,淡然道:“不用,慢慢等著就是了,聽說馬巖年輕那會兒也曾燒造瓷,看看臂力如何,能夠堅持多久。”

老嫗默然無言,心中百集,自己上輩子造了多大孽,這輩子才會進了馬府,再遇見這麼個與馬氏尋仇的。

陳平安問道:“仙師這輩子見過最殘忍的酷刑是什麼?”

老嫗輕聲答道:“一種是剝離魂魄如擰繩,作了燈芯,點燃一盞油燈。能夠讓修士只求速死。”

陳平安點頭道:“在北俱蘆洲鬼蜮谷里邊,曾經親眼見過,點燈水中,十分滲人,慘不忍睹。”

老嫗說道:“還有一種山上水牢,強行破開一二氣府作為通道,往里邊澆筑大量靈氣,在人小天地,形水倒灌之勢,百骸逐漸腫脹,生生撐破魂魄,在這期間,氣,經絡寸斷,筋骨崩裂。聽聞山澤野修喜好以此法針對那些魄堅韌的純粹武夫。”

陳平安說道:“這種死相,有點類似家鄉那邊的一種瓷開片。前輩你見多識廣,勞煩再多說幾種門道。”

老嫗哪敢藏私,便又多說了七八種山上手段。

陳平安聽得很仔細,等到老嫗已經詞窮,這才笑問一句,“都是道聽途說而來?還是都曾親手驗證過?”

老嫗滿臉尷尬道:“聽說,都是聽說。”

“有人心無人,才會人鬼難分。有境界無道行,何來仙凡殊途。”

Advertisement

陳平安說道:“耳聞不如眼見,眼見不如親歷,等下你都嘗嘗這些手段的滋味。”

柳如挨悶,而且還是那種劈頭蓋臉的一,先前在屋那火刑煎熬魄之苦,就已經讓老嫗刻骨銘心,如何消得起這七八種酷刑?

陳平安扯了扯角,“前輩活了一大把歲數,怎麼還這麼開不起玩笑。”

老嫗苦相道:“陳劍仙,老年紀是不小了,膽子卻不大,最是惜命。”

陳平安說道:“去,給秦夫人腳上綁幾塊磚頭。”

老嫗忙不迭去給吊死的婦人上綁上磚頭,如此一來,好似懸梁自盡的婦人重量,可就要超過馬巖了。

陳平安問道:“如果你還能活著離開馬府,有什麼打算?”

老嫗小心翼翼說道:“尋一僻靜地方,姓埋名,老實修行。”

陳平安笑道:“那跟在馬府有什麼不同?難道在這里,你就不是老實修行了?”

老嫗試探說道:“懇請陳劍仙不吝賜教,老定然照做不誤,便是陳劍仙建議老去一尼姑庵剃發修行,也是愿意的。”

“讓你去青樓當個老鴇呢?”

“這有何難,紅塵歷練,亦是修行。”

“有那嫖客非要你接客呢?”

“也忍了他。”

陳平安搖了搖頭。

老嫗便揪心不已。

陳平安問道:“是覺得問道于盲,還是以莛撞鐘?”

老嫗低聲嚅嚅。

雙方扯著閑天,老嫗聲道:“陳劍仙,他們兩個都被吊死了。”

陳平安說道:“那你就拘了他們的魂魄。”

老嫗小聲提醒道:“陳劍仙,屋里頭死了人,相信京師城隍廟那邊很快就會知道這邊的靜了,鬼差趕來,若是瞧見了?”

何況這白晝時分,城隍廟按例還有一尊日游神負責巡視地界。

酆都地府秉公辦差,可是不念任何面的。

陳平安說道:“他們知道了也進不來。”

柳不敢多說半句,施展地仙手段,拘了馬巖和秦箏的魂魄,兩頭形飄忽的鬼站在屋,馬巖低著頭,畏畏,不敢看婦人。

秦箏死死盯住那個心狠手辣至極的賤種。

陳平安笑道:“人都死了,結果還是去不京師城隍廟,當不了酆都錄名的冥,是不是有種白死了的憋屈覺?”

柳輕聲問道:“陳劍仙,老是要點了他們的燈,還是將他們押水牢?”

既然上了賊船,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了。

陳平安說道:“殺人不見,就像吃面不就蒜,終究差了點意思。”

老嫗愣了愣。

陳平安離開屋子去柴房那邊找了把刀,手里攥了一把鐵釘,再返回堂屋,劈了桌凳,作嫻,做了兩口棺材。

老嫗越看越越迷糊。

陳平安讓老嫗扯斷白綾,一懸空一地底的兩“尸”,一摔落在地,一頹然倒地。

再讓柳將兩都放進棺材里,陳平安這才說道:“既然你們這麼貪生怕死,那就讓你們遂愿,還了魂,回間。”

一揮袖子,兩頭鬼魂魄瞬間歸,陳平安蓋上棺材蓋,期間馬巖想要掙扎著坐起,卻被陳平安一柴刀打回去躺著,然后開始用刀背敲打鐵釘。秦箏嗓音沙啞,開始破口大罵,并無用便尖哀嚎起來,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陷一片漆黑,躺在棺材手不見五指。

陳平安說道:“第二種。”

柳再次默然。

陳平安出手指,輕輕敲擊棺材,“你覺得他們能夠撐多久?是死,死,還是被活活嚇死?”

老嫗皺著臉,不敢說話。

陳平安來到門口,看著外邊的天

老嫗便眼觀鼻鼻觀心,開始屏氣凝神,兩副棺材里邊各有聲響,有劇烈捶打聲,靜漸漸小去,也有婦人指甲劃過木板聲響……隨著時間的推移,老嫗愈發心悸,這都過去多久了?就算玉宣國皇帝打定主意袖手旁觀,即便鹿角山糾察司自顧不暇,不肯趟渾水,可京師城隍廟那邊為何還是沒有半點靜?

陳平安笑道:“山中一甲子世上已千年,這就度日如年。”

老嫗鬼使神差問出一句廢話,“你真是落魄山那位陳劍仙?”

陳平安反問道:“你知道落魄山陳劍仙是誰?”

老嫗唉聲嘆氣起來。

那對夫婦是遭罪,可是糟心。

陳平安走到院門那邊,開了門就是杏花巷。

說是杏花巷,其實并沒有栽種杏花樹,也不知道是怎麼來的名字。

猜你喜歡

分享

複製如下連結,分享給好友、附近的人、Facebook的朋友吧!
複製鏈接

問題反饋

反饋類型
正在閱讀: